2014-11-11 16:51:49
1.明确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包括两点,其一是终身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是基于社会达到一定水平后,有关教育的需求和产物,也是其前进的方向。某种意义上而言,继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延伸,是建立完善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科学进步、社会发展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是技术人员能紧随时代前进节奏,增强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其二是继续教育现实意义理念。完善的继续教育系统是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尤其是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的首选途径,是增强国内竞争水平、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际需求。成为国内经济体制实现转变的有力后盾,是建设终身教育系统和学习型社会的必经之路。
2.教育内容、课程设计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参与继续教育的技术人员,大多岗位不同、行业各异,素质水平及职称级别都有很大差异。基于此,开展继续教育必须遵从客观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教育课程和内容[8]。继续教育公共课是所有技术人员都应参与的教育项目,例如经济政治理论、管理学、创造学等;专业课程则需要按照各技术人才的实际专业进行设计和设定,同时还需考虑学员所处的职位和级别,最终目的是为学员奠定坚实的基础;灵活课程是根据学员专业特点来开展实地参观讲学,并聘请相关部门专家进行实地讲学,更深入的增强学员专业技术能力;专题讲座的开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扩展学生知识范围,为其良好创新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要根据实际形势要求,以基层实际和客观条件为基准,全面掌握技术人员需求,主要挑选与其工作联系比较密切,对实际问题解决有良好作用的知识内容为培训重点。围绕学员关注重点来确定教育内容,旨在解决其重点难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借助科学手段探寻出促进社会发展的知识理论和实际实践中。协调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专业知识接收等方面,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开办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但是要选择与其岗位密切相连的专业内容,同时还要为其传授当下最为盛行、应用率最广的技术等,从而为其预测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提高教育灵活性
通过创新选择新型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的灵活性。方式的创新主要从教育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首先是选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往的教学手段早就无法在现代化的技术培训中生存和使用,创新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空中课堂的连接、微信微博等方式的融入,从而满足现代培训要求,提高效率。另外,新型的教学方法对于培训水平的提高迫在眉睫。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想要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实际能力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就必须将系统的教学和学员积极性二者联系。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相融,不断探寻全新的教学模式,并从多方面配合教学改革的开展。组织学员论坛,模拟经营等活动,将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探索、问题的解决三方面良好的融入在教育培训整个过程中。使其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相长的课堂、彼此交流的空间、研究问题的平台以及强化素质的桥梁。
4.创新教育机制
培训机制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整体管理机制、细节调整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多方面。遵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制,在教育工作开展中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关于整体管理机制的创新,首先要获得组织部门主管以及职能部门的配合,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完善的继续教育系统,全面调动培训单位、施教部门以及参与培训的单位管理主体的配合,充分协调参与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作相互调整。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专门的档案,从而使其能够更加清晰的表现继续教育情况。对于经过一段培训仍然为达到达标质量的学员,不予颁发结业证书,以这种方式督促部门或学员个人积极的参加到继续教育中。
关于细节调整机制的创新,继续教育施教部门要强化教育管理方面的创新,开办教育基地需按照各针对性的培训班次来设计对应的考核标准,制定一系列的评分准则,将多方面成绩量化评分。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管理标准,创造一个积极正向,激情澎湃的学习教育氛围,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更加有力的开展。
关于约束机制的创新。开展有效的继续教育,完善的约束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制度能够很大程度提高其创办效果。想要建立完善约束机制并将其应用在实际中,需要将技术人员受教育情况作为其评定的标准之一,在后期任职评分中,依据培训考核结果。彻底打破传统中轻视继续教育,将其作为走形式或评分获得的一个过程的状况,刺激学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继续教育开展中,从中获取今后发展中所需要的知识理论,抬升自身综合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逐渐形成学员与教育机构紧密联系的系统机制,并建立限制和激励彼此呼应的动力机制,从而从根本上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的动力,将被动变为主动。
5.关注职业道德教育
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但要加大技术人员业务教育力度,更应该关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倡“务实”和“创新”的发展理念,坚持“诚信”、“协作”、“奉献”的人文主义,全面抬升技术人员队伍的职业素养层面。十八大中提到,要实现小康社会,先决条件是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形成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基于此,开展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又面临着新内容。在落实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时,要侧重其从业人员科学合理价值观、世界观等观念的树立,实现发展观念与人文精神的落实,不但使技术人员的从业能力有所提高,更要保障其综合素质的全面上涨。
? 时代的不断进步总是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舒适和便利,但同时,也必然会对其带来挑战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紧随时代步伐,满足时代需求,才能有效的躲弊享利,更有利的化解危机。也就是说,现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本质而言都离不开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只有在这两方面提高自身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竞争能力。而这一前提便是有效创新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只有通过高度的创新意识,不断创新探索继续教育的理念和机制,发现适合时代发展的继续教育模式,才可以实现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目前,要重点增强继续教育认识,对其有明确定位,加大基础教育建设力度,制定健全的继续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继续教育的专门性、针对性,最终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更加平稳快速的前进,增强个人、单位,甚至是整个中国的竞争实力。
安徽继续教育网 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