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9 09:02:23
《安全监察》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讲座《安全监察学科的现状与发展》分8期介绍。本期介绍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种类及管辖、处罚行为及适用。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种类及管辖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种类
依照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有以下8种: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产违法行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行政拘留,关闭,吊销有关执照。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管辖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安监机构决定。
关闭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安监机构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吊销有关证照的行政处罚由颁发证照的有关安监机构决定。
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安监机构建议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决定。
刑事处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安监机构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两个以上安监机构因行政处罚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局的上一级安监机构指定管辖。
对报告或举报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安监机构应受理,发现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安监机构或其他有关部门处理。受移送的安监机构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报请共同上一级安监督机构指定管辖。上级安监机构可直接查处下级安监机构管辖的案件,也可将自己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安监机构管辖。下级安监机构可将重大、疑难案件报请上级安监机构管辖。上级安监机构有权对下级安监机构违法或者不适当的行政处罚给予纠正或者撤销。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行为及适用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行为
根据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应受到处罚的行为如下:
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虚假证明的;生产经营单位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有关人员未按照规定进行教育、培训和考核的;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经报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修、保养和定期检测的;未对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未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和未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违反有关危险物品管理规定及进行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未与承包、承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或者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及员工宿舍不符合有关安全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免除或者减轻对从业人员因安全生产事故伤亡应负的责任协议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章操作的;在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以及对安全生产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安全生产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