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4 09:33:37
财政部于2006年11月20日颁布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要求取得并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分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行业发展的要求接受继续教育。近5年来,有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成绩显著;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完善。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搞好继续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在全国各地已全面展开,如何解决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完善继续教育工作,建立起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会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会计改革不断深入和新准则的陆续出台,会计的核算方法、政策法规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人员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执行者,有必要接受继续教育;更好的解读国家的政策法规,为会计核算及管理服务。
2、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正走向日益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国际经贸和投资、融资的进程不断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也是必然趋势。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与国际惯例接轨,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3、会计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职能也由单纯的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除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策划管理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能够解读国家相关政策,能够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及时更新业务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在深度和广度上及时拓宽知识面才能紧跟时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