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面包屑导航 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形势下石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
搜索

新形势下石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

2014-11-07 10:19:02  


        面对企业跨越式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正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现状,中石化集团武汉分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石化)上至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下至职能处室教育培训中心和各单位相互协调合作,紧紧围绕为企业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这一中心,探索出一条适应新形势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新路子。 
  (一)建立和完善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2010年,公司下发了《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对公司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各单位的培训职责、职能进行了清晰地划分,初步形成了以人力资源部门主管、教育培训中心实施、各单位分工协作的教育培训管理格局。同年,颁布实施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规定公司凡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都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参加各类继续教育活动均可按规定折算成相应的学分。具有初级、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各类专业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所获学分累计分别不得少于6、10、12个学分。并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保证了武汉石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1. 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为改善公司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技术人才不足的状况,2009年,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与行业领先院校“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联合招收35名在职“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对象为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45岁以下优秀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硕士班所有课程聘请华东理工大学的教师担任,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每月集中授课一周。目前学员已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进入论文答辩阶段。为了培养立足企业的实用性技术人才,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采取“双导师制”,即:每位硕士班学员都必须有两位导师,一位由华东理工大学的教授担任,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一方面可以确保在职硕士班学员论文的质量,另一方面促使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公司的生产实践中,将学员的毕业选题引导到解决公司生产技术难题上,切实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 
  2.外送培训,“走出去”交流进一步扩大 
  公司一方面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石化集团公司的培训资源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武汉石化每年年初,从总公司培训系统提供的数百个培训班中,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精心挑选出与公司生产经营实际相关的培训班二百多个,再安排适当人选到总公司接受培训。近两年来,“走出去”培训的人数明显增加,其中,专业技术人员送外培训的人数也逐年增加,此外,从2010年起,公司建立了外出培训人员的电子档案,把参加外出培训的人员纳入兼职师资库管理,要求外出培训的技术人员将外培的学习资料带回来,与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交流,实现优质培训资源共享,2010年、2011年适时安排外出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讲课和交流9次,参加交流的专业技术人员共315人次,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外培技术人员的作用,带动了公司各个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3.扩宽视野,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 
  为了满足专业技术人员对行业前瞻性、复合性知识的渴求,公司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两位院士到武汉石化举办学术报告会,如:中国工程院姜德生院士主讲的“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及其在石化行业的应用”、李大东院士主讲的“石油资源的高效利用――未来炼厂面临的挑战”。参加报告会的专业技术人员达265人次,占全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38%。通过举办高水平的报告会,使专业技术人员了解到当前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水平,拓宽了专业知识覆盖面,开阔了视野,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 
  4. 促进技术交流,举办多场专题技术讲座 
  随着公司的扩能改造、新装置的建设,不断引进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迫切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除了岗位自学,请同行专家到公司进行技术交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2010年以来,武汉石化聘请行业内领先的兄弟单位和技术专家到公司举办了多场专题技术讲座,如:《加氢技术讲座》、《国Ⅲ柴油升级技术讲座》、《碳酸二甲酯的绿色合成新技术》等,参加技术交流的专业技术人员累计达396人次。技术专家们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有着非常直接的帮助,同时,对武汉石化在建新装置的正常开工和运行有着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5. 发挥专业处室技术优势,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散,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差异性很大,一度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难题之一。为了满足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教育培训中心充分发挥各专业处室的技术优势,与专业处室协调合作,结合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实际,举办各类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班,例如:机动处结合公司设备管理及运行情况,举办了“转动设备故障检测分析”、“加热炉优化操作”、“设备管理研讨”、“炼油设备防腐蚀”等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全厂设备主任及设备员;财务处针对公司各单位的财务人员举办了“资金集中管理培训班”、“BWBCS系统上线培训班”、“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班”,使公司财务人员及时了解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新变化,不断更新财务知识,提升了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2011年,针对全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达36个,受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达1810人次,充分满足了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 
  6. 以师带徒,促进新入职大学生快速成才 
  由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人才,公司从2007年起,每年数量不等地陆续引进几批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从刚走出校门到成长为一名基本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般需要约3~5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对新入职大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十分必要。武汉石化对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实行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文化、团队建设、职场礼仪、安全知识、DCS仿真培训、拓展训练等;第二步:到生产一线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在实习期间,与车间的工人师傅签订“一对一”师徒合同,培养目标为一年期满后达到中级工水平,通过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第三步:对一年合同期满合格的大学生实行“导师带徒制”,与车间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骨干签订两年的师徒合同,导师每年初向徒弟下达年度、季度、月度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徒弟每个月要记录培训内容,写出培训心得,教育培训中心每月到车间抽查一次,每季度进行一次验收考核。经过三年严格的“以师带徒”培养模式,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能独立顶岗,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已被充实到车间技术岗位,成为车间技术骨干,弥补了车间技术人员因抽调到新装置造成的人员不足,有效缓解了车间技术人员紧缺的局面。 
  (三)严格考核,保证继续教育培训效果 
  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考核是关键,这样才能保证继续教育培训效果。武汉石化对在册的738名专业技术人员全部实行学分制管理,每人都有一本统一印发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平时由各单位的培训员负责保管登记,每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所有外出培训、公司内部举办的学术报告会、技术讲座、各种培训班按规定折算成一定学分,均要求记录在案,教育培训中心定期到各车间、处室检查,督促各单位培训员及时登记学分。每年年终,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证书”全部送到教育培训中心,由专人进行核查、验收,没有按规定修满学分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年终绩效考核奖金中对其进行扣奖处理。由于严格的考核管理,2010年、2011年,继续教育学分考核合格率分别为:96.7%、97.5%,均完成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考核合格率大于95%的目标。 

                                                               安徽继续教育网   整理编辑

安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获取继续教育行业最新资讯
冠成教育APP 安卓下载 下载冠成教育APP 随时随地无忧学习
热门培训
< >